“纵观长江流域舞蹈艺术历史,我们能解读出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生命繁衍的赞美与未来期许的展望。”4月6日下午,由武汉市社科院、武汉市社科界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5期大江论坛在武汉市平和打包厂旧址举行。
本次大江讲坛主题为“铢衣摇曳大江流·长江流域舞蹈艺术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演绎”。来自武汉音乐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市社科院等单位的教授学者们齐聚一堂,研讨长江流域舞蹈艺术的时代价值。
长江流域舞蹈艺术具有“包容”精神
(资料图)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特聘教师荣涛认为,包容体现一种文化高度,长江流域舞蹈艺术的传承之路永远需要与包容并行,“舞蹈照亮了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生活感与幸福感。长江流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真正需要的是像大江大河一样具有‘包容’精神。”
与会教授Kevin Polak提出,长江流域舞蹈是“环境舞蹈”,它回归自然,将客观环境与舞蹈融为一体,让人们去接受自己的生活、了解周边的环境、挖掘自己的内心所想;Kevin Polak还将观众群体分为已购票或已知活动的有意观展观众群体与临时到达场地的意外观展观众群体,并希望在武汉能产生更多的意外观展观众群体,做好社会群体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从而维系长江流域舞蹈艺术的内在价值。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特聘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张素琴认为以往人们对长江流域舞蹈文化的认知容易陷入文化保护的单一认知、固化的艺术性创作陷阱中,相关学者应加以重视。
如何利用长江流域舞蹈艺术资源?张素琴赞许了一些学校开展以公共艺术为教育中心的身体社会参与性课程、推出与长江文化相关的舞蹈作品等做法,“舞蹈的文化资源本应用作为社会的重要资本为今天的城市文化服务、为社会的介入服务。让长江流域的舞蹈文化介入到一种广义的生态环境服务概念中,从而推动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超越历史、参与城市文化叙事,真正成为公共城市发展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牵手围圈而舞,“舞蹈能对话长江,究其原因在于舞蹈属于人”
讲坛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针对长江流域舞蹈艺术特点,专家们在讲坛现场畅所欲言。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柳雅青指出,“原始图舞、连臂踏歌”是长江流域舞蹈艺术史上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舞蹈形式,长江流域内的广大劳动人民手牵手围圈而舞,以此寄托美好生活、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终身教授殷梅认为,长江流域舞蹈艺术源远流长。舞蹈能对话长江,究其原因在于舞蹈属于人,“舞蹈是人心的、人与人之间的、富含人性的,它展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连接与共处。”
【来源: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